說 明
為提高本科生論文寫作能力,教務處組織專家學者在舊版《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格式規范》的基礎上,制定了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格式規范的新版本。新版《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格式規范》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畢業論文內容要求、版面要求、注釋引證及其示范體例。本格式規范供我校本科生撰寫畢業論文、課程考核論文、學年論文時參考使用。
一、畢業論文內容要求
(一) 論文的語言文字和構成
一篇合格的畢業論文應該內容系統完整,立論嚴謹細致,說理條理充分,表達流暢簡潔,格式規范整潔。畢業論文應當展現作者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體現作者規范認真的學術寫作能力,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學術道德規范和論文寫作形式規范。本科生撰寫畢業論文,須遵循《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格式規范》及《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7713.1-2006)的相關要求。
畢業論文寫作應當規范。除古漢語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參考文獻中引用的外文文獻,以及外國語言文學的論文之外,一般應當使用國家正式公布實施的簡化漢字,避免使用外文、繁體字、異體字等。計量單位應使用法定計量單位。論文中出現的術語、符號、代號,全文應當統一。文中出現的新術語、習慣用語、縮略語應當出注說明,國外的新術語、習慣用語及縮略語,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還應在譯文后用圓括號注明原文。
第一次提及帝王年號,須隨文用括號加標公元紀年;第一次提及外國人名,須附原名。中國年號、古籍卷、頁數應用中文數字,如乾隆十四年,《舊五代史》卷一〇,《西域水道記》葉三正。其他公歷、雜志卷、期、號、頁等均用阿拉伯數字。
本科生畢業論文由封面、題目、摘要及關鍵詞、目錄、正文(包括引言、主體、結論)、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幾部分構成。以下分別說明。
(二) 畢業論文各組成部分的內容要求
1. 封面
學校的名稱位于封面上部頂端,其下為論文性質(即:本科生畢業論文),論文的題目位于封面中端,學號、姓名、學院、專業、年級、指導教師、成績、完成時間等分列兩欄,位于封面底端,項目名需對齊。
學院、專業兩欄填寫全稱,不得使用簡稱和增減字。學院前不寫中國政法大學。
導師一欄填寫論文指導老師的姓名,空一格后附導師職稱。
年級一欄用阿拉伯數字填寫入學年份+級,如“2018級”。
完成時間一欄使用漢字數字表示,精確到月,零寫作〇,如“二〇二一年八月”。
成績一欄與論文評分表保持一致,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2. 題目
題目,也稱標題,是以恰當、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并且應當直接反映畢業論文的中心內容和學科特點。題目應力求簡短精煉、明確得體、新穎醒目、文題相扣,題目長一般不超過20個字。
為了限制、縮小研究范圍,更準確地表明研究對象、研究角度,或者,為了更為明確地突出研究重點,或者,為了補充研究的內容、擴展研究的范圍。如有必要,畢業論文題目中可以使用副標題。
3. 摘要
摘要,也稱提要,是以第三人稱撰寫、提供論文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的解釋,簡明扼要記述論文重要內容的短文。摘要是論文的縮影,是對論文的內容、觀點、方法、成果和結論進行高度概括和濃縮,便于讀者了解全文的核心內容。
摘要在語言上應當短小精悍,提綱挈領,言簡意賅,重點突出。篇幅應控制在300字以內。
摘要部分應翻譯成英文(其他外文)。
4. 關鍵詞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內容主題的詞或詞組,是從論文題名、正文或摘要中提取的能表征論文主題內容的具有實質意義的詞語,關鍵詞一般3~5個。
關鍵詞的排列順序,一般按詞條的外延或詞頻排列(外延大或詞頻高的排在前面),具體按照專業慣例。
關鍵詞應翻譯成英文(其他外文)。
5. 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內容標題的集合。目錄獨立成頁,與正文頁碼分開。目錄內容一般從引言開始,目錄之前的內容及目錄本身不列入目錄內,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的標題及頁碼,含正文章節(包括引言與結論)、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內容的頁碼。引言、正文章節各一級標題、結論、參考文獻、附錄、致謝在目錄中為同一層級。目錄一般精確到三級標題。
論文中插圖和表格都較多時,可以分別列出“插圖清單”和“附表清單”。插圖清單在前,應列出圖序、圖題和頁碼。附表清單在后,應列出表序、表題和頁碼。
插圖或表格一者較少或者二者均較少時,可將插圖和表格合在一起列出“插圖和附表清單”,清單插圖在前、附表在后。
插圖和附表清單應另起一頁,置于目錄之后。
6. 正文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包括引言、主體和結論三部分,正文一般還包括附加的文獻、引證和腳注。正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0字(有特殊要求專業除外)。
(1)引言
也可以稱為序言、緒論或者導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開端,一般用來闡述論文的背景及目的、研究課題的緣起、理論和現實意義、完成任務的條件,將采取的對策、手段、步驟和應達到的目標,也可以用以說明論文的整體結構。引言不宜過長,字數一般不超過1000字。
具體內容可以但不必全部包括:
a. 選題背景及意義;
b. 研究的目的和價值、意義(理論與實踐意義);
c. 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及其缺憾),或者進行文獻綜述;
d.研究的創新點;
e. 研究的范圍與角度;
f. 研究方法和切入點;
g. 全文體例安排;
h. 其他與研究論證有關的特殊問題。
(2)主體
論文主體,也稱本論,是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研究、分析、論證以及學術見解形成的所有過程,是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它包括文獻資料的綜述,一般由標題、文字、表格或公式等部分組成。該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理論研究方法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
主體的撰寫,要求論據和論點準確、清晰、實事求是、簡短精煉、合乎邏輯??梢?/span>在論證和研究具體問題之后進行小結,但應注意篇幅體例不宜冗長。
(3)結論
結論,用于總結性地說明畢業論文的最終研究成果及其價值,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價值的體現。結論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且是從全篇論文的全部材料出發,經過推理、判斷、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新的學術總觀念、總見解。
結論應是該論文的最終的、總體的結論。換句話說,結論應是整篇論文的結局,而不是某一局部問題或某一分支問題的結論,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部分的寫作要求是:措辭嚴謹,邏輯嚴密,文字具體。結論在文字用語上不應夸大,對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內容注意留有余地。
結論內容一般應包括:
a. 論文的基本觀點;
b. 對前人有關的看法做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證實或否定;
c. 論文的主要創新點(及其主要理由);
d. 論文的局限、不足和遺留未予解決的問題;
e. 立法或者司法制度上進行完善的建議。
7. 正文內的標題用法
論文正文中的每一部分都應有清晰的標題。每一級標題,都應當能夠準確地概括所轄內容,要求提綱挈領,點明主題,做到文題相符。標題使用中文標號按順序標明。各級層次標題都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或詞組)類型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本科畢業論文應采用漢字層級標題制,不采用阿拉伯數字層級標題制。本科畢業論文不提倡使用章和節兩級標題。第一級標題應當是“一、”,之后依次為“(一)”、“1.”、“(1)”,再之后,可以是“其一”或者“第一”等。
8. 圖表和表達式的用法。
(1)圖的用法
畢業論文內需要使用圖時,圖要精選,應具有自明性,切忌與表及文字表述重復。
圖要精心設計和繪制,要大小適中,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圖中的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專用名字代號、單位可采用外文表示,坐標軸題名、詞組、描述性的詞語均須采用中文??紤]到圖的復制效果和成本等因素,圖中不同序列的點、線、條塊等宜使用不同形狀、線型、填充圖案等加以區分,盡量避免使用顏色區分,以免影響讀圖效果。
圖宜跟隨編排于首次引用該圖的文字之后。圖應盡可能展示在同一頁(屏)。如果圖片太寬,可逆時針方向旋轉90°放置。如果圖頁面積太大,可分別配置在兩頁上,并在次頁上注明“續”字,注明圖題。
應于圖下方標注圖序和圖名。圖序由“圖”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圖序與圖名文字之間空一格,例如“圖 1”、“圖 2”等。圖的編號應一直連續到附錄之前,并與章、條和表的編號無關。只有一幅圖時,仍應標為“圖 1”。如果一個圖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圖組成時,各分圖分別以(a)、(b)、(c)......作為圖序,并須有分圖名。
如需英文圖名,應中英文對照,英文圖序與圖名另起一行放中文下方。英文序號和內容應和中文一致,英文圖序由“Fig”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Fig”與阿拉伯數字之間空一格。例如“Fig 1”、“Fig 2”等。
(2)表的用法
畢業論文內需要使用表時,表要精選,應具有自明性。表的內容切忌與插圖及文字表述重復。
表應精心設計,應當結構簡潔。表中的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插圖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條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依序豎讀。
應于表上方居中標注表序和表名。表序由“表”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表序與表名文字之間空一個漢字符寬度,例如“表 1”、“表 2”等。表的編號應一直連續到附錄之前,并與章、條和圖的編號無關。只有一個表時,仍應標為“表 1”。
如需英文表名,應中英文對照,英文表序與表名另起一行放中文下方。英文序號和內容應和中文一致,英文圖序由“Table”和從1開始的阿拉伯數字組成,“Table”與阿拉伯數字之間空一格。例如“Table 1”、“Table 2”等。
如某個表需要轉頁接排,在隨后的各頁上應重復表的編號。編號后跟表題(可省略)和“(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表1(續)”、“接上表”等。但是,續表均應重復表頭和關于單位的陳述。
(3)表達式
表達式主要是指數字表達式,例如數學表達式,也包括文字表達式。
表達式應有序號,序號用括號括起置于表達式右邊行末,序號與表達式之間不加任何連線。
表達式因較長而必須轉行時,應在“=”或者“+”、“-”、“×”、“/”等運算符或者“]”、“}”等括號之后回行。上下行盡可能在“=”處對齊。
當表達式不是獨立成行書寫時,應盡量將其高度降低為一行,例如,將分數線書寫成“/”,將根號改為負指數,例如2-1/2。
9. 腳注的用法
在正文中標明出處,或正文中某句話需要具體注釋、且注釋內容與正文內容關系不大時可以添加腳注。在正文中需要注釋的句子結尾處用①②③……樣式的數字編排序號,以“上標”字體標示在需要注釋的句子末尾。在當頁下部書寫腳注內容。
腳注的序號按頁編排,不同頁的腳注序號不需要連續。
10. 參考文獻
為了反映論文的科學依據,以及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并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應在論文之后列出參考文獻。
按照提供目的劃分,參考文獻可分為引文文獻、閱讀型文獻和推薦型文獻。引文文獻是著者在撰寫或編輯論著的過程中,為正文中的直接引語(數據、公式、理論、觀點等)或間接引語而提供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閱讀型文獻是著者在撰寫或編輯論著的過程中,曾經閱讀過的文獻信息資源。推薦型文獻通常是專家或教師為特定讀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讀者閱讀的文獻信息資源。
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僅指作者在畢業論文工作中所參考的文獻,即上述分類中的引文文獻。畢業論文的引用文獻必須在文中引用處體現出來,依次列出作者、文獻名、卷冊序號、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章節或起止頁碼。著錄參考文獻必須實事求是,論文中引用過的文獻必須著錄,未引用的文獻不得出現。
參考文獻中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所參考的私人通信和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列入參考文獻表,可緊跟在引用的內容之后在文內注釋或標注在頁下。參考文獻一律集中著錄于論文正文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每條文獻的項目必須完整,諸項缺一不可。
一般來說,如列出多位作者的參考文獻,應按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依次排列,外國作者按其姓漢語翻譯的拼音排序,外國作者的作品一般列于中國作者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應按照出版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其中,著作應排在論文前面。引用在網絡上首次發表研究成果的,必須注明來源網址;對于非首次發表的網絡資料,必須注明其首次發表的媒體名稱。
參考文獻較多的,可按照著作類、期刊論文類、文集論文類、學位論文類、網址及其他類五種類別分類著錄。每一類前用漢字編號,如一、二、……每一類中的每一條文獻使用方括號和阿拉伯數字編號,如[1]、[2]……。(著錄參考文獻的其他具體要求,參見本文件第三部分注釋、引證及其示范體例)
11. 附錄
有些編入文章主體會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或有礙于文章結構的緊湊和突出主題思想等,但又具有特定價值的材料,可以編入畢業論文的附錄中,位于全文的末尾。附錄是作為論文主體的補充項目,但不是必需的組成部分。
下列內容可以考慮作為附錄編于論文之后:
a. 放在正文內過分冗長的公式推導;
b. 方便他人閱讀所需要的輔助性教學工具或表格;
c. 重復性數據和圖表;
d. 非常必要的程序說明和程序全文;
e. 關鍵調查問卷或方案等。
附錄的序號用A,B,C……系列,如附錄A,附錄B……。附錄中的公式、圖和表的編號分別用(A1),(A2)……系列;圖A1,圖A2……系列;表A1,表A2……系列。也可以使用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系列。只有一個附錄時也要編序號。
12. 致謝或后記
致謝或后記通常是在文章結尾處,以簡短的文字,對論文過程中曾給予自己指導、幫助過的老師,或者其他對于畢業論文的形成做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載。致謝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恰當、簡短。
致謝或者后記部分,并非必需。致謝和后記,可以分別設置,也可以統一為一部分,統一為“致謝”或者其他名稱,一般在正文之后。
致謝的對象一般包括:
a. 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
b.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
c. 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
d. 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個人。
二、畢業論文的版面要求
(一) 畢業論文打印用紙要求
本科生畢業論文必須上交打印稿和電子文檔,并統一采用國際標準A4型(210mm×297mm)復印紙。
本科生畢業論文應單面打印。
(二) 封面設置
本科生畢業論文封面字體和字號要求如下:
學校名稱采用二號楷體-GB2312字。
論文性質采用一號楷體字。
論文題目采用二號楷體-GB2312字。
副標題采用四號楷體字。
學號、姓名等均采用四號楷體字
論文編號采用四號楷體字。以上均不加粗。
所有項目集中,封面頁不標頁碼。
具體封面樣式可參考《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格式模版》。
(三) 頁面設置
學生畢業論文統一用A4紙縱向打印,頁邊距要求上下邊距為2.5cm,左右邊距為2.0cm。
(四) 頁眉、頁腳設置
畢業論文需編排頁碼并設置頁眉。
除封面頁外的所有頁面均需設置頁眉。頁眉采用小四號宋體字,居中排列,每字間空一格。頁眉內容為“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
頁腳采用Times New Roman五號字體,居中排列,頁腳內容為頁碼。從“摘要”開始至“目錄”(或圖表目錄)結束,頁碼用大寫羅馬數字“I、II、III......”連續編碼;從“引言”開始至論文結束,頁碼用阿拉伯數字“1、2、3......”連續編碼。頁碼數字兩側不加“-”等修飾線。
(五) 題目、摘要、關鍵詞、目錄
1. 中文摘要
中文題目、摘要和關鍵詞自上到下依次編排在同一頁。論文題目為三號黑體字,可分一或兩行居中編排,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24磅。
論文題目下另起一行用四號加粗黑體字頂格編排“【摘要】”。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18磅。
“【摘要】”后另起一行用小四號宋體字編排摘要內容。段落按照“首行縮進”格式,每段開頭空兩個漢字符。行距為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空0磅
摘要內容后另起一行用四號黑體字頂格編排“【關鍵詞】”,其后是關鍵詞,用小四號宋體,每個關鍵詞之間空兩格。單倍行距,段前段后空18磅。
2. 英文摘要
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自成一頁,放在中文摘要頁之后。一律使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英文題目全部使用大寫字母,使用三號字加粗居中編排。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24磅。
英文題目下另起一行頂格編排“【ABSTRACT】”,使用四號字加粗。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18磅。
“【ABSTRACT】”下另起一行編排英文摘要內容,使用小四號字,內容應當與中文摘要對應。摘要內容每段選擇格式首行縮進2字符。行距為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空0磅
英文摘要內容后下一行編排“【KEYWORDS】”,使用四號字加粗。后空兩格編排3~5個英文關鍵詞,每個關鍵詞之間空兩格,不使用標點符號。關鍵詞用小寫字母。單倍行距,段前段后空18磅。
3. 目錄
“【目錄】”二字在英文摘要頁后一頁,用三號黑體字居中編排,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24磅。
“【目錄】”后另起一行編排目錄內容。采用宋體小四號字,固定行距20磅,段前段后空0磅。目錄中的章標題行居左書寫,一級節標題行縮進1個漢字符,二級節標題行縮進2個漢字符。
(六) 正文
正文按照自然段依次排列,每段設置首行縮進兩個漢字符,回行頂格。用四號宋體字打印。文中出現的英文統一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固定行間距20磅(段落中有數學表達式時,可根據表達需要靈活調整該段的行距),段前段后空0磅。
正文中如需引用歷史文獻或研究文獻原文,征引過長,可另起段落,設置首行縮進2字符,左側縮進2字符,用四號楷體字編排,其余格式與正文相同。此時可不使用引號。
(七) 標題
畢業論文各級標題應當設置為各級標題的格式,以便自動生成、更新目錄。
正文一級標題位于上部居中位置,用小三號加粗宋體字編排。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24磅。
正文二級標題位于頁面左端,頂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標題內容,末尾不加標點,用四號加粗宋體字編排。固定行距20磅,段前段后各空18磅。
正文三級標題位于頁面左端,設置左側縮進0.85厘米放置序數,用四號宋體字編排。后空一格接標題內容。固定行距20磅,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
正文四級標題位于頁面左端,設置左側縮進0.85厘米放置序數,用四號楷體字編排。后空一格接標題內容。固定行距20磅,段前段后各空6磅。
引言與結論與章節標題格式相同,使用小三號加粗宋體字編排,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24磅,設置一級標題格式,引言、結論兩字之間空兩格編排。引言后另起一頁編排正文內容,正文各一級標題及與結論間可不另起一頁編排。
(八) 腳注
腳注內容采用宋體小五號字,按兩端對齊格式書寫,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均空0磅。
腳注處序號“①,……,⑩”的字體是“正文”,不是“上標”,序號與腳注內容文字之間空半個漢字符。
(九) 圖表
圖序與圖名采用宋體五號字居中編排,單倍行距,段前空6磅,段后空12磅。圖中標注的文字以能清晰閱讀為標準自行選擇。
表單元格中文字采用宋體五號字,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3磅。表序與表名采用宋體五號字居中編排,單倍行距,段前空6磅,段后空12磅。
(十) 作者簽名
緊接在正文下空兩行,由作者親筆簽署。
(十一) 參考文獻、附錄、致謝部分
參考文獻、附錄與致謝均另起頁編排。
“參考文獻”標題四個字與章標題格式相同,使用小三號加粗宋體字,格式設置為一級標題。單倍行距,段前段后空24磅。
參考文獻的正文部分自標題的下一行起編排,使用五號字,漢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固定行距16磅,段前空3磅,段后空0磅,標點符號用半角符號。
“附錄”標題二字使用小四號黑體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設置為一級標題。“附錄”標題二字之間空兩格。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24磅。
另起一行,使用五號宋體字標注附錄序號和題名,設置首行縮進2字符,序號和題名之間空兩格。單倍行距,段前段后各空18磅。附錄內容文字與圖表編排樣式可參照正文。有多個附錄的,序列靠后的附錄均應當另起一頁編排。
“致謝”標題二字與章標題格式相同,使用小三號加粗宋體字,格式設置為一級標題。“致謝”標題二字之間空兩格。單倍行距,段前段后空24磅。
致謝的正文自標題的下一行起編排,使用五號字,漢字用宋體,如果需要出現英文字母,使用Times New Roman體,固定行距16磅,段前空3磅,段后空0磅。
三、注釋、引證及其示范體例
(一) 注釋的一般規則
本科生畢業論文注釋采用腳注。正文中注釋用帶圈阿拉伯數字標注,標注為上標,每頁重新編號。
中文獨立文獻注釋格式。首次引用某文獻,應注明著者姓名、文獻名、卷冊序號、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碼;再次引用同一文獻來源的資料時,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和資料所在頁碼,如在同一頁并且緊接同一資料來源的上一注釋,可以用“同上”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僅標明頁碼;轉引,按上述要求標明原始資料出處,用句號結束。用“轉引自”表明轉引,標明載有轉引文獻的資料出處。
中文析出文獻注釋格式。引證標注內容及順序為:作者,析出文獻名,文集編者,文集題名,卷冊,出版者與出版時間,版本,頁碼。
引用在網絡媒體首次發表研究成果的,必須注明網址和最后訪問時間;對于非首次發表的網絡資料,必須注明其首次發表的媒體名稱。
其它來源文獻注釋可根據具體情況參照有關學術刊物標注。
注釋的編號應當以頁為單位連續編號。正文中注號用阿拉伯數字加“○”標注于相關引文句子之后的右上角,通常應在相關標點之外。下注號亦為阿拉伯數字加“○”。
直接引文的注釋不用加引領詞“參見”等,或者使用“見”,直接引文應當對于所引的文字以引文符號(“”)加以注明。歷史文獻及研究文獻直接引文如征引較長,可另起段落,此時可不使用引文符號。間接引文的注釋應加引領詞“參見”。
如果顯示其他支持性作品,用“另參見”為引領詞。為表明還存在對立性的作品,則加說明性字句,如“不同的見解,參見”等。注釋內的版次、卷次、頁碼,除古籍應與所引用的版本一致外,一般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
(二) 注釋規則及示例
1. 一般引注規則及示例
根據所引原文的不同類型,適用不同的注釋規則。
(1)著作類
一般著作
規則:作者(或主編、編):《著作名稱》(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頁碼。
范例:馬克昌主編:《刑罰通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頁。
譯著類
規則:[國別]作者(或主編、編),譯者譯:《著作名稱》(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頁碼。
范例:[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成倫著,張軍等譯:《法和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頁。
古籍類
規則:(朝代)作者,點校者:《古籍名稱》章節,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頁碼。
范例:(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卷三,《隋唐嘉話·朝野僉載》,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64~65頁。
連續出版物
規則:作者(或主編、編):《著作名稱》(卷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頁碼。
范例:鄭成思主編:《知識產權論叢》(第3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頁。
文叢類著作
規則:作者:《文章名》,載某某某主編(或編):《文叢名稱》,出版者及出版年份。
范例:武樹臣、法原:《中國法觀念的萌動、萎縮與覺醒》,載《法律社會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頁。
(2)期刊類
規則:作者:《文章名》,載《期刊名》年份及期數。
范例:陳正云、戴欣:《略論侵犯著作權犯罪》,載《法學研究》1995年第3期。
(3)報紙類
規則:作者:《文章名》,載《報紙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幾版。
范例:胡堅編譯:《如此邏輯:竊不算偷?》,載《電腦報》1997年12月12日第1版。
(4)網頁類
可選擇的模式為:
規則A:作者:《文章名》,載網站某年某月某日。
范例:季華:《淺論侵犯著作權罪“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含義》,人民網2004年12月3日。
規則B:作者:《文章名》,載網址(允許西文在單詞中換行)。
范例:姜奇平:《軟件盜版“刑事制裁論”》,http://cio.enet.com.cn/article/20021107/20021107221832_1.xml。
2. 其他注釋規則及示例
(1)多個主編的情況
規則:引用著作類圖書時,如果著者或編(主編)者為三人或三人以上的,注釋時僅注明第一著者或編(主編)者即可。其他著者或編(主編)者以“等”代之。
范例:卞建林等譯:《加拿大刑事法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轉引的情況
轉引作品時,應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關信息,再注明轉引所根據的作品。具體格式如下:
一般譯著類
規則:(原)作者(或主編、編):《(原)著作名稱》,轉引自作者(或主編、編):《著作名稱》,出版者及出版年份和版次,頁碼。
范例:(挪威)米爾格拉姆:《順從行為研究》,載引自[挪威]約翰尼斯·安德聶斯著:《刑罰與預防犯罪》,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頁。
譯文類
規則:(原)作者:《(原)文章名稱》,轉引自作者:《文章名》,載《期刊名》年份及期數。
范例:[日]鈴木祿彌:《日本私有不動產使用關系法的修改趨向》,載引自馬俊駒、梅夏英:《不動產制度與特權法的理念和立法構造》,載《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第92頁。
3. 英文注釋規則
為了使讀者準確查閱,所引用外文作品中的作者名、參考文獻的名稱、出版社名稱等一律不予翻譯,應當使用某文原文。本部分以英文文獻為例介紹引注規范。
英文文獻無論類型,應提供包括作者、文獻名稱、期刊或出版社、日期、頁碼在內的基本信息。以下是不同類型文獻的引注示例,未盡之處請參考《法學引注手冊》。
期刊類:
Author, Title of the Article, Volume Journal Name, Page(s) (Year).如:Charles A. Reich, The New Property, 73 Yale Law Journal 733, 737-738 (1964).(注意:刊物名用全名,不縮寫)
書籍類:
Author, Title of the Book, Publisher, Year, Page(s). 如:William P. Alford, To Steal a Book is an Elegant Of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98.
英文合集中的文章:
Author, Title of the Chapter/Article, in Editor(s) eds, Title of the Collection/Book, Publisher, Year. 如:Jamie Horsley, Rule of Law in China: Incremental Progress, in C. F. Bergsten, B. Gill, N. R. Lardy & D. Mitchell eds., China: The Balance Sheet, Public Affairs Press, 2006.
案例:
國內案例按照各國一般引用方式即可,應至少包括案件名稱,審理法院,日期等基本信息。如:Roe v. Wade, 410 U.S. 113, 93 S. Ct. 705, 35 L. Ed. 2d 147 (1973).國際法案例按照國際法案例引注的一般格式即可,應至少包括案件名稱,審理法庭或機構名稱,案件裁決發布或通過的日期,以及相關內容所在的頁碼或者段落。如:WTO Appellate Body Report, Australia – Measures Affecting Importation of Salmon (Australia – Salmon), WT/DS18/AB/R, adopted 6 November 1998, para 118.
網絡文章:
網絡文章應標明作者、文章名、網站名、上傳時間和網址。網頁沒有顯示上傳日期,或者涉及動態頁面,標明上傳日期沒有意義的,標明訪問日期。如:Stephen McDonell, When China Began Streaming Trials Online, BBC NEWS (Sept.30, 2016), https://www.bbc.com/news/blogs-china-blog-37515399.
對英文文獻的解釋和評論請使用中文,如:
R. v. Panel on Take-overs and Mergers [1987] QB 815. 該案涉及對一個證券交易機構的司法審查。這個交易機構既非行政機關也沒有法律授權,卻行使規制和懲罰的職能。
Jeffrey E. Cohen, The Dynamics of the “Revolving Door” on the FCC, 30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689 (1986). 類似的研究還有 Paul Quirk, Industry Influence in Federal Regulatory Agenc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與文章、雜志、書一并出現時,表示卷(Volume/v.l.)、冊(Issue)、章(Chapter/ch.)、節(Paragraph/para.)、頁碼(Page/p.)、注釋(Note/n.)等英文一律保留,無需譯成中文;表示序號的數字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
有時英文中的Section和Paragraph等會分別用符號“§”、“?”等特殊符號表示,請一概保留。
其他外語語種參考該語種的注釋規則。
4. 圖表的引用
引用圖表,應在圖表下直接注明來源,不必另加注釋,有特別說明的除外。
四、畢業論文的裝訂
畢業論文原文按以下順序裝訂:(一)封面、(二)摘要及關鍵詞、(三)目錄、(四)正文、(五)參考文獻、(六)附錄、(七)致謝。